芦笋茎枯病是什么病菌,其流行规律是什么?
据测定,在山东潍坊地区病菌在田间可存活2年零4个月以上。华北地区4月下旬开始见病株,但前期病情发展缓慢,7~9月为发病盛期,10月下旬进入越冬阶段。全年发病时间近6个月,在此期间侵染周期平均10~12天。在芦笋整个生长季节,病菌可进行10多次反复侵染。
种子可以带菌。病害在一年中的发生消长可分两个阶段:一是病害扩展期,即开始发病的30~40天内。此期病株率尚低,病情发展缓慢,发病部位多在植株外围的小枝上。二是病害严重期,即发病40天以后。田间病株率达40%以上,此期约从7月下旬或8月开始,正值采笋结束之后。由于笋丛逐渐变密,加上雨季来临,给病害发生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而压低前期病情,对控制后期发病有很大作用。
茎枯病的流行与降雨、风向有密切关系。雨水溅沾的传染距离较近,是初期的侵染途径。空气传染是大面积发病的主要原因,田间的蔓延方向和发病速度常受风向的影响。新梢、嫩茎容易发病。地势低洼、土质黏重的地区发病情况高于地势高燥的沙质壤土地区。过量偏施氮肥也会促使发病严重。另外,采笋过头也会促使发病严重。
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6~38℃,适温23~26℃。气温的变化对发病轻重无明显影响,但春季气温的高低与发病早晚却密切相关。由于分生孢子的释放、萌发和侵入都需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因此,每次雨后10天,田间就出现一次发病高峰。
接种试验证明,出土1~3天的幼笋发病达30.8%,笋龄越长发病率越低,40天以上的笋株基本不发病。芦笋从早春到秋末的整个生育期,平均每墩每天出幼笋0.5~0.8株,并不停地生长出侧枝,给病菌的侵染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久旱遇雨,笋苗大量出土,雨量适中时病害往往大发生。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知多少
- 葛根营养价值和作用与功效
- 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酸枣仁的用法用量与禁忌
-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 柏子仁的用法用量与禁忌
-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茵陈的毒副作用
- 枸杞如何吃 枸杞怎么吃效果最好
- 枸杞子临床应用验方举例
- 枸杞子泡水喝的好处 枸杞子泡水喝的方法
- 枸杞的营养价值与功效 枸杞有何营养价值
- 猪苓的功效与作用 猪苓的毒副作用
- 猪苓最新临床应用成果报道
- 地面灌溉可分为哪三类?
- 地面节水灌溉技术有哪些?
- 灌溉方法一般分为哪四大类 技术要点有哪些
- 盆栽茉莉如何管理 盆栽茉莉花养殖方法
- 茉莉盆栽怎么养 讲述盆栽茉莉花种植方法
- 茉莉花种植技术,如何种植茉莉花
- 茉莉花的养殖方法简介,怎样培育茉莉花
- 非洲茉莉的原籍并不是非洲
- 非洲茉莉怎么养 非洲茉莉养殖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