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海带汤的做法 详解:中国朝鲜族的由来
朝鲜族海带汤的做法:
一.原料: 泡水的海带200克、牛肉100克、酱油2勺、香油、蒜末1勺,胡椒粉、豆油。
二.做法:
1、把牛肉放到一锅开水里煮,等到牛肉烂了,捞出来;
2、泡好的海带切段,放到牛肉汤里,牛肉切成粗丝,也放到汤里;
3、煮到海带熟了,放入蒜泥和酱油,煮一会即可。
2、详解:中国朝鲜族的由来我们中国的朝鲜族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他们原来从朝鲜半岛陆续迁来的。朝鲜族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虽然在朝鲜和韩国并不存在朝鲜族的概念。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中国朝鲜族的由来是如何的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家督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我国的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吉、辽三省。其余则散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其中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多数居民使用朝鲜语和朝鲜文。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汉文。中国的朝鲜族是十七世纪时由朝鲜半岛迁徙过来的,他们定居下来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一个民族。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朝鲜族人口数为1923842。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发现,有一部分中国朝鲜族的祖先早在明末清初即已定居在东北境内。如辽宁省盖县朴家沟村姓朴的朝鲜族,在当地定居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从19世纪中叶开始,陆续有较多的朝鲜人从朝鲜半岛迁入,这是中国朝鲜族的主要来源。由于当时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压迫,特别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椎,一些苦难的朝鲜农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在两江沿岸一带开垦,同汉、满等族人民杂居共处。但此时迁入人数还不很多,大多数春来秋去,居住尚不稳定。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在朝鲜侵略的加剧,大批居民为寻找生路,不顾清政府禁令,纷纷徙入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定居下来,据统计,1870年在鸭绿江北岸一带已有28个朝鲜族聚居乡。清光绪七年(1881)延边地区朝鲜族已达1万多人。1883年在集安、临江、新宾等县的朝鲜族居民已有3.7万多人。同一时期,乌苏里江沿岸一带也移入为数不少的朝鲜族农户。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对入境的朝鲜农民尚采取封禁政策。后来改行招民开垦政策。1881年在吉林设置荒务局,在南岗(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招募移民,凡应募移入者,均为中国臣民。1885年清政府将图们江北岸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区划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更便于朝鲜农民大批移入东北地区定居。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不堪忍受帝国主义残酷压迫和剥削的朝鲜人民和部分爱国人士,更是大批移入中国东北各地,到1918年已达36万多人。1952年9月3日吉林成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58年9月15日吉林成立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而着称于世。男子喜欢摔跤、踢足球,女子喜欢压跳板和荡秋千。朝鲜舞蹈包括长鼓舞、刀舞、扇舞、巫舞等。朝鲜族喜穿素白服装,所以被称为“白衣民族”。
朝鲜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延边地区,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全面发展。延边地区是中国北方着名的水稻之乡,又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人参、鹿茸均驰名中外。
朝鲜族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在延边,朝鲜族传统的节日有春节(岁首节)、正月十五、清明、寒食、端午、中秋、冬至等;6月1日儿童节、8月15日老人节、9月3日“州庆”也是朝鲜族群众非常看重的节日。此外,还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
朝鲜族忌讳人称“鲜族”;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吃饭要先给老人盛,并为其摆单桌,待老人举匙就餐了,全家才开始吃饭。吃饭时,匙要放在汤碗里,若放在桌上则表示已吃完;每当迎接“八·一五”老人节和“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要为老人和儿童们多办实事,比平时更加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婚丧、佳节期间不杀狗、不食狗肉。
3、朝鲜族“重量级”文化,朝鲜族摔跤日本有相扑,蒙古族有草原摔跤,同样的朝鲜族文化中也有摔跤,这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运动。可以想像那是一种展现力量的美感,给人一种肉与肉的碰撞,那是艺术的演绎。
它不仅可以给我们一场视觉冲击,更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令人震撼。
朝鲜族人民热爱体育运动。摔跤是他们的古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素有“摔跤之乡”之称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具有悠久的摔跤历史。每逢端午节或中秋节,四方摔跤手云集,争夺锦标,人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品给优胜者。
比赛时,双方穿上特制的服装,右腿上扎一束白色的带子,各自将左手套进对方的带里,右手抓住对方的腰带,裁判一声令下,双方同时立起,比高低,经过多局较量,获胜者牵着黄牛在锣鼓声中绕场一周。
摔跤时规定套上腿绳。腿绳用长3米的麻布或白布制成,以90厘米围在腰际,余则缠在右侧大腿上。腰带为一条长1.5米的布带。
摔跤一般分为儿童、少年、壮年三个级别比赛,由少年摔跤开场。比赛双方穿上特制的摔跤服,右腿上扎一束白带子,各自将左手套进对方的带里,右手抓住对方的腰带。比赛时,双方各右膝跪地,左膝弯曲,右手搂住对方左肩,从背后抓住对方腰带,左手紧抓对方腿带。
裁判员发令后,双方同时迅速站起,猛摔对手。无时间限制,以摔倒对方为胜。一般采取三局二胜制,经过多局较量后决出获胜者。人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品奖给优胜者,比赛结束时获胜者牵着黄牛在锣鼓声中绕场一周。
您可能还会喜欢:
栩栩如生的布依族勒尤文化
布依族艺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布依族傩戏
精美绝伦的布依族刺绣文化
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布依族转场舞
4、最具朝鲜族特色的文艺表演:阿里郎朝鲜族文化大多是朝鲜族人民生活的写照,著名的阿里郎是朝鲜族人人都会唱的民歌,它表现的是一种反压迫,英勇抗战的精神。
朝鲜族人民通过歌唱阿里郎,来记住朝鲜族艰辛的奋战史。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最具朝鲜族特色的文艺表演:阿里郎吧。
2009年,由100,000人参加演出的世界团体操和艺术表演史上规模空前的经典巨着《阿里郎》,引起了世界震撼性的极大关注。众多媒体纷纷以“梦幻般的迷人景象”“举世无双的艺术杰作”“不看终身遗憾”“朝鲜《阿里郎》公演的震撼魅力”“《阿里郎》演出气势磅礴”“朝鲜《阿里郎》公演受到广泛关注”……等标题广泛报道了这一盛事。
《阿里郎》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美传说的民族的名曲。这首歌曲富有民族风格,蕴含着朝鲜民族的情趣和感情,表现了民族的志向。我国人民喜爱《阿里郎》,唱着这首歌抒发自己的感情。团体操和艺术演出《阿里郎》,由《阿里郎民族》、《以军事为重的阿里郎》、《阿里郎彩虹》、《统一阿里郎》等场景组成。
《阿里郎》通过描写朝鲜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艺术地表现了朝鲜民族走过来的艰难曲折的历程。
《阿里郎》是团体操和艺术演出相结合的形式独特的作品。《阿里郎》自始至终有魄力的体操动作和优美的音乐和舞蹈,眼花缭乱的背景台图案和电影画面,紧凑和谐,丝丝入扣。
参加《阿里郎》表演的有10万多名青少年儿童和国内和国际大赛获奖者等艺术工作者和运动员。他们的服装绚烂多彩,体操动作和舞姿飒爽优美。背景台和特种舞台,灯光和电化设备相结合,给人们呈现出梦幻般的场景。
大型团体操和艺术演出《阿里郎》是再现了朝鲜民族的历史,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和志向的一部大型画卷。
从2002年开始,朝鲜族每年都会上演两次《阿里郎》的大型团体操,其反映了朝鲜人民反抗压迫的历史,是一部民族的史诗,是一部关于朝鲜族文化的画卷,是朝鲜人民引以为荣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您可能还会喜欢:
黎族的饮食、饮酒禁忌
黎族传统、纯熟的捕捞技艺
黎族奇葩传统的织布染布技艺
哈萨克族民族文化的音乐特点
5、吉林延边人多数是朝鲜族的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吉林省管辖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通常简称延边州或延边,延边是满族及其祖先肃慎人的发祥地、清朝的"龙兴之地"。延边位于吉林省东部的中朝边境,首府为延吉市,辖区面积4.2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14.6万人(2015年7月),其中,朝鲜族人口77.8万,占总人口的36.3%,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地。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南方降雨进入核心影响时段 华北东北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社会热点信息
- 中国女游客为捞相机命丧87米海底
- “白敬亭潮牌”又翻车:背后印花被印在了汽车座椅靠背上
- 为什么有的汽车跑高速方向盘那么稳
- 贵州黔西翻船事故致10死 事发时出现14级阵风
- 中国首位!赵心童斯诺克世锦赛夺冠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法学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2025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王牌专业有哪些 最好的专业是什么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发电运行技术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
- 沈阳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
-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邮政快递运营管理专业怎么样 录取
- 吉林财经大学税收学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泰山科技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新疆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
-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
-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怎么样 录取
-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2025立夏时间是几月几号 立夏分三候
- 2025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工资一般多少 好找工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