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地戏,极具民族特色 布依族人口数量和分布地
在布依族文化中,布依戏的产生历史虽然不长,但是却给当地文化带来更多的精彩。其类型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一种是根据汉族故事或说唱改编,充分体现了社会生活状况。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极具民族特色的布依族地戏吧。
布依族地戏是一种以面具装扮人物,以歌唱来“演故事”为主要形式而夹杂某些戏剧身段和舞蹈动作的民间艺术,属傩戏类。主要流传在贵州中部及西部与汉族杂居地区,尤以贵阳市郊区和安顺一带最盛行,多在春节期间演出。因在平地演唱,不需要搭戏台,因而得名。
相传明洪武年间“调北征南”时开始传入布依族地区,是产生较早和流传较广的一个剧种。演出时,演员根据扮演角色,头戴各种不同面具,身穿各种不同服装,手持刀斧等兵器道具,随着锣鼓、笛子、二胡、月琴等乐器伴奏声进行表演。多用汉语演唱,也有用布依语演唱的,唱词一般为七字一句,多用一唱众和形式。
唱腔激扬高亢,动作粗犷活泼,气氛十分热烈。传统剧目有《杨家将》、《精忠传》、《薛仁贵征东》、《三国演义》等歌颂历代忠君爱国英雄人物,多从汉族戏剧移植,但又不完全相同,经多年演变,内容、唱词、唱腔、服装、道具等都带有布依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的特色,故为群众所喜爱。
地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被誉为戏剧艺术的“活化石”,主要流行于贵州汉(屯堡人)、布依、仡佬、苗等民族中,被列入了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溪地戏主要分布在该区中部和西部,演出队伍大多为布依族民间艺人组成,其中以大寨地戏队最具代表性。其演唱用当地方言,形式憨直拙朴、粗犷自然。歌颂保家卫国、英勇善战的英雄主义精神,传统剧目包括隋唐薛仁贵征东、宋朝杨家将、岳飞传等。花溪民间地戏文化具有悠久历史,丰厚的底蕴,传承几百年来成为当地布依族同胞劳动之余喜爱的娱乐活动。
起源
花溪地戏源于古代的“扮傩”。“扮傩”是为逐疫鬼,迎神灵,保平安的祭祀仪式。地戏是传入花溪地区最早的戏种之一,据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贺长龄编修的《贵阳府志》载:“土人、贵筑、广顺、贵定皆有之,岁首迎山魈,逐村屯为傩,击鼓以唱神歌,所到之家,皆饮食之。”花溪地区的地戏,至今仍有上述的习俗。如唱戏的时间均在正月初开场,演出前要燃香点烛,举行祭祀活动和开财门仪式。
发展现状
花溪区的地戏共有18拨,他们是以下18个村寨的地戏队:花溪大寨、燕楼的思惹、槐州、燕楼村、谷蒙(燕楼村有两泼)、党武的当阳、葵林村、新寨、下坝、湖潮的新民、杨梅、寅贡、车田、芦官、汪官、元方和麦坪的杉木二村。
这些地戏队所演出的剧目都是《薛仁贵征东》、《杨家将》、《罗通扫白》、《三国演义》、《岳飞传》等历史故事剧。这种表演场合方便人们观看。演者均戴面具,服饰简单,以鼓击节而歌,一人领唱,众人合之,不用任何器伴奏,其风貌近是阳腔。
在花溪区的地戏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大寨地戏队,除天时地利用职权外,他们的演出技巧高于其他戏班,湖潮新民、党武下坝和燕楼思惹三地戏队次之,其他队则各有所长,他们的演出同样受当地人的欢迎。花溪区的地红演唱不用乐器伴奏,只要用一面大鼓和一只铜锣打节奏即可。
2、布依族人口数量和分布地家喻户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布依族也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它是南部一个比较大的少数民族,布依族人民是有古代的百越人演变来的。那么,在布依族文化中,布依族发展至今它的人口数量是多少?分布在哪几个地区呢?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其中以贵州的布依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先后在布依族聚居区建立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独山、荔波、都匀、平塘、惠水、贵定、长顺、福泉、瓮安等县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册享、贞丰、望漠、兴义、兴仁、晴隆、普安等县市;安顺地区的镇宁、关岭、紫云、平坝、安顺、普定等县市。
六盘水市的六枝、水城、盘县;贵阳市郊区及清镇、开阳等县市;毕节地区的威宁、织金、金沙、赫章、大方等县;遵义地区的仁怀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麻江县等地都有布依族分布。在布依族散居区,也相继建立了近百个布依族乡或布依族与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建立的民族乡。
布依族人口,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2870034人,占全国人口比0.2153%。中国的布依族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其中以贵州最多,贵州省的布依族人口占了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以上,是布依族最主要的聚居地。
大部分聚居于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市和贵阳市,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遵义市、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及云南的罗平、四川的宁南、会东、普格等地也有分布。
3、独具特色的布依族曲艺“削肖贯”削肖贯是我们当今中国清代流传于布依族聚居地区的一种说唱形式,在布依族的民族文化当中属于说唱艺术的民族曲艺。上世纪九十年代,贵州的民族曲艺在贵州被发现,也被艺术感染力所陶醉。那么,大家对于削肖贯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削肖贯”的三种表演方式
望谟县布依人称“削肖贯”为“削羞棍”,布依语意思是摆谈说唱古时侯的故事。“削肖贯”为叙述体的说唱口头文学,有叙述性强等特点。在说唱中,布依民间艺人以第三者的身份出现,用三种方式和布依语言向观众说唱表演“削肖贯”。
说故事。这是在民间讲述故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以评书、评话的形式来表演,所述故事有短小精干的,也有中篇和长篇的,表演者根据故事发展的情节和要求,模仿故事中各种人物的语言、性格和动作,并不时运用一些引人紧张的悬念和耐人寻味的夸张表达方式、艺术表演,让观众有越听越有味,越看越想看的意境。
唱故事。以民间各种说书的韵文形式和山歌为表达手段,配上二胡、琴书等乐器,又说又唱。唱词多以七个字为主,表演者在说唱中还恰当运用一些衬词、衬句,模仿不同人物的表现,应对不同的情景,既丰富了故事的内容,又展示了民间音乐形象,形成“削肖贯”的独特风格和特点。
说笑话。主要以讽刺旧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和通过诙谐的叙述来反映生活中的新人新事,表演者把事前要说的笑话背得滚瓜烂熟,在表演中加上模拟声音、夸张的吹牛和滑稽的模仿,达到以讽刺的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活泼、幽默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的目的,让观众在的笑声里快乐轻松。
“削肖贯”的音乐与传统曲目
“削肖贯”的音乐是从布依族民歌、山歌中的大调、小调演变过来的,常用的伴奏乐器有:四弦胡、月琴、二胡、木叶、勒尤、竹笛、唢呐、箫筒等,打击乐有牛皮鼓、小钗、鼓、木鱼、罄;“削肖贯”说唱的传统曲目有30来个,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爱情叙事诗、宗教经典,加上音乐特色上的曲调变化,使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表达鲜明的主题。布依艺人根据故事情节或和说唱中感情表达的需要,在节奏、旋律、声调长短的变化上进行艺术润色,有的曲目很长,但很吸引听众,艺人唱上几天几夜,形成唱的人有“唱不完,停不下”的意境,听的人有“听不完,不愿走”的心态。
“削肖贯”的说唱方式灵活,不需要很多的演员和复杂的道具,化妆、布景也不讲究,在村头路口、大街小巷,有无戏台都可以说唱。在说唱曲目的段子里,艺人表演引用的比喻贴近生活,褒贬明朗,感情纯真,不仅表现了布依族人民质朴善良和诚实的美德,也反映出布依人民看重感情友谊,憎恶虚伪狡猾的品格。因此,作为布依族曲艺的“削肖贯”在群众中有着十分深厚的基础。
4、布依族苗族特有的工艺特色是什么1、苗族蜡染技艺,贵州省丹寨县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蜡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之一,早在秦汉时代,苗族人民就已掌握了蜡染技术,宋代达到鼎盛时期。
3、2006年5月20日,苗族蜡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25。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南方降雨进入核心影响时段 华北东北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社会热点信息
- 中国女游客为捞相机命丧87米海底
- “白敬亭潮牌”又翻车:背后印花被印在了汽车座椅靠背上
- 为什么有的汽车跑高速方向盘那么稳
- 贵州黔西翻船事故致10死 事发时出现14级阵风
- 中国首位!赵心童斯诺克世锦赛夺冠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法学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2025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王牌专业有哪些 最好的专业是什么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发电运行技术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
- 沈阳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
-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邮政快递运营管理专业怎么样 录取
- 吉林财经大学税收学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泰山科技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新疆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
-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
-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怎么样 录取
-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2025立夏时间是几月几号 立夏分三候
- 2025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工资一般多少 好找工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