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通道: 注册 登录>>> 投稿发布>>> 在线搜索

           今日油价 | 降水分布 | 在线地图 | 卫星云图 | 台风预报 | TAG标签

当前位置:悠悠天气网 > 社会热点 > 谶纬是怎么来的 知行合一是谁提出来的

谶纬是怎么来的 知行合一是谁提出来的

作者:sansan  发布:2024-06-18 06:05:36   悠悠天气网   网址:http://www.uutqw.com/redian/65997.html

导读:古代的很多知识都是晦涩难懂的,不少人只是到其意,却不知道其所蕴含的内在深意。还有一些词汇比较生僻,光看文字是瞧不出其意义的。那么,谶纬是怎么来的?知行合一是谁提出来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谶纬”是怎么来的

“谶纬”是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主要以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阴阳五行学说及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依据,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并视为社会安定的决定因素。它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魏晋后日渐衰落,刘宋后谶纬之书亦受到历朝查禁,所存仅少量残篇,有明《古微书》、清《七纬》等辑本存世。谶纬之书除其中包含的迷信成分外,还含有某些古代自然科学知识。所谓的“谶纬”,其实是“谶”与“纬”的合称。“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谶有谶言、图谶等形式,如“亡秦者胡也”即为秦代的一句谶言。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经学地位提高,产生了依傍、比附经义的纬书。东汉时流传的“七纬”有《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孝经纬》和《春秋纬》,皆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家经典。谶大概起源于先秦时期,《左传》中就有一些谶语的记载。纬则较为晚出,通常认为出现在西汉。后来谶、纬逐渐合流。

“知行合一”是谁提出来的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于1508年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了“知行合一”说。“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

“道法自然”是指什么

“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针对宇宙万物的矛盾与联系作出的论断。“道”是化生天地万物之母,它的发展变化是自然而然的,“道法自然”提示的是宇宙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也是人们处事必须遵循的原则。

“坐忘”是怎么回事

“坐忘”指道教心法中物我两忘的境地,源自中国《庄子·大宗师》:“隳支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是谓坐忘。”

“坐忘”,静坐的姿态,“忘”的状态应该是一种用身心求证到的实有的生命状态,而不是一种自我陶醉或麻醉。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有人说这是艺术境界,也有人说这是宗教境界。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谶纬是怎么来的,知行合一是谁提出来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声明提示:本文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辨别。如因内容侵权或其他问题,需删除请联系,将尽快处理。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南方降雨进入核心影响时段 华北东北
  • 下一篇:最后一页

天气预报 - 天气预报一周,15天天气查询 手机版 联系我们 投稿发布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本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及网友投稿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0-2025 uut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757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