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人们吃的饺子是用于治病的吗 饺子是谁发明的
导读:一提到饺子,可谓是尽人皆知。那么饺子是谁发明的呢?最初人们吃的饺子是用于治病的吗?这些问题几乎很少有人能够答得上来。饺子原名是“娇耳”,源于古代的角子。相传饺子是我国古代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接下来和小编一起去瞧瞧饺子和张仲景的故事吧。
最初人们吃的饺子是用于治病的吗?
张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是中医学的奠基人。他著的《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无论贫富,他都认真医治,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去各种疑难杂症。
有一年冬至时,张仲景见到家乡白河岸边有很多穷苦的百姓。那些百姓忍饥受寒,其中有些人耳朵都冻烂了,原来是伤寒流行,很多人都病死了。于是,张仲景就决定医治这些穷人。据说,当时张仲景熬制了一种“祛寒娇耳汤”。具体做法是先在锅中放一些祛寒药材和羊肉熬煮一段时间,煮好捞出将这些东西切碎,然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形状,当时叫作“娇耳”。
然后,张仲景就把这些“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了那些感染风寒的病人,每人两个“娇耳”和一碗汤。人们喝了之后,感到浑身暖洋洋的,血液也通畅了,耳朵也变得舒服多了。老百姓从冬至一直吃到除夕,不但抵御了风寒,还治好了冻坏的耳朵。大年初一,人们为了庆祝新年,也为了庆祝自己的耳朵康复,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张仲景开医棚救治穷苦百姓的日子,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所以后来才有了大年初一吃饺子的习俗。
虽然张仲景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是关于他“祛寒娇耳汤”的治病救人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人们今天吃饺子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古代著名医学家。
饺子是谁发明的
饺子,并非是厨师发明的,而是一位妙手仁心的医生发明的,这位医生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地位,堪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医圣张仲景。
后人考据,张仲景是东汉末年人,大约于公元150至154年间在南阳出生,也就是当今的河南省出生。
他年少时就有雄心壮志,对扁鹊等名医极为仰慕,立志要练就一身高超的医术。东汉末年那个时代,战乱不息,百姓生活困苦。加之天灾不断,疫病横行,老百姓本来就贫病交加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张仲景所在的家族还是个大家族,约有200多人,却在短短不足10年的时间里,有三分之二的族人因疫症死亡。张仲景在书中写过:“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正是处于这样忧患艰难的环境中,张仲景更加坚决了学医救人的决心。
张仲景拜同族亲戚张伯祖为师,苦读医书,从学医者必先学习的汤头歌开始背诵,到将《黄帝内经》等医学典籍背诵的滚瓜烂熟,加之行医实践与细心观察、耐心揣摩,勤加思考,张仲景很快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神医。
张仲景在行医时,不仅能从医书古籍中吸取前人的智慧经验,自己也能结合他遇到的实际症状,对这些智慧经验进行深入延展和应用。他特别喜欢研读《素问》,对《素问》中提出的“伤寒”、“病热”等理论,做出了切实的研究。
并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医学见解。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行医与研究,张仲景写出了一本普惠世人的医书名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经后代人的整理,到宋代时,这部旷世医书,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本医学典籍传承后世。
张仲景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医学,他对做官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当时家族和社会袭官制度的原因,他也当过官。他在当官时期,就极为关心百姓疾苦,经常定期出诊,为百姓看病。饺子,则是张仲景在弃官还乡的路上发明出来的。
当时,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无官一身轻”的张仲景正怀着激动欣喜的心情,走在返乡的路上。可离家乡越近,张仲景的心情就越沉重难受。
他看到严寒刺骨的寒冬中,很多老百姓连御寒的衣物都没有,一个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冻到青黑的脸上,耳朵都冻伤到疮烂流脓了。
张仲景医者仁心,实在无法忍受看到老百姓这样痛苦。他夜里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根据自己行医大半辈子的经验,还有厨房中得到的灵感启发,研制出了“祛寒娇耳汤”。这个似药非药,似汤非汤的食物,就是现代水饺的雏形。
做法就是,把发热的食物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物一起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然后下锅煮熟,吃的时候“娇耳”与汤水一同服下,全身发热,冻伤的耳朵也能恢复不少。
经过后世传说,都是老百姓吃了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耳朵立马就好了,而且永远不会冻伤,这当然未免太过神话,却也是老百姓感激和怀念张仲景的一种情感体现。
张仲景发明这个“祛寒汤”后,就让他的弟子们,在空地上搭起救济木棚,支棱起一口大铁锅,将一个个含有驱寒药的“娇耳”放在锅中煮熟,然后免费给贫病交加的穷人们赠送。
人们吃了,熬过了那个严寒的冬季,都深切感念张仲景的恩德。
大约在公元215至219年,张仲景医者难自医,因病去世,他去世当天是冬至,感念张仲景恩德的老百姓们,便在冬至这一天包“娇耳”煮汤喝,以此来纪念他。
渐渐地,经过历史的发展与沉淀,“娇耳”便成为了现代的饺子,人们也不止在冬至当天吃,在许多重要的节气节日里,都会包饺子吃,也成为中国老百姓最爱的美食之一。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最初人们吃的饺子是用于治病的吗,饺子是谁发明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南方降雨进入核心影响时段 华北东北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社会热点信息
- 中国女游客为捞相机命丧87米海底
- “白敬亭潮牌”又翻车:背后印花被印在了汽车座椅靠背上
- 为什么有的汽车跑高速方向盘那么稳
- 贵州黔西翻船事故致10死 事发时出现14级阵风
- 中国首位!赵心童斯诺克世锦赛夺冠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法学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2025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王牌专业有哪些 最好的专业是什么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发电运行技术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
- 沈阳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
-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邮政快递运营管理专业怎么样 录取
- 吉林财经大学税收学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泰山科技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新疆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
-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
-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怎么样 录取
-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2025立夏时间是几月几号 立夏分三候
- 2025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工资一般多少 好找工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