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游真凉了吗 全国古镇超80%存在同质化问题,年轻游客
古镇游真凉了吗
【古镇游真凉了吗】近日,#古镇游真凉了吗#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关注。今年2月12日,苏州周庄古镇景区商户“周庄小张”在抖音上发了一条动态。总长15秒的视频,点赞、评论却迅速破千。有商户在评论区吐槽现在古镇生意不好做,连续几天不开张是常有的事。也有商户认为是周边古镇太多,同质化竞争分流。还有商户表示,是周庄古镇100元门票价格太高所致。据悉,“周庄小张”在周庄古镇景区外经营着一家汉服体验店,店铺选址颇为讲究,距离景区检票口仅几十米之遥,本应占据“黄金地段”的客流优势。然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周庄小张”坦言,自景区重新恢复开放以来,周庄古镇的客流波动已对其生意造成显著冲击。他回忆道,2023年景区人气一度攀至顶峰,彼时汉服体验店每日接待游客络绎不绝,月营收可观;但好景不长,自2023年下半年起,客流量开始呈现下滑趋势,2024年门店收入同比锐减三分之一,而到2025年,收入更进一步缩水至2023年同期的三分之一,经营压力陡增。他无奈透露,近期甚至遭遇过连续三天营业额为零的窘境,这与往年同期“一衣难求”的火爆场景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他焦虑的是,店铺年租金高达数十万元,租金成本与营收的严重倒挂,使得这家承载着创业梦想的汉服店举步维艰。
视频下方有留言提到:“一家五口人本来想去,一看门票就500元,果断换到南浔古镇。”“主要是门票太贵,之前都去免费的古镇,而且逛起来感觉人也挺多。”“要买门票,我情愿去朱家角、千灯、锦溪古镇。”……多数留言提到周庄古镇门票价格较高。随后,周庄旅游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自4月7日起,周庄古镇正式启动“宠你一辈子”福利,游客购买一次古镇景区原价门票,办理实名登记,即可享无限次免费入园的专属权益,同时延续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半价购票优惠(周末及法定节假日除外)。
3月31日,记者以游客身份致电周庄古镇景区咨询,一位工作人员回应称,自己确实在社交平台刷到过“周庄小张”发布的视频,但该视频拍摄于3月初的旅游淡季。彼时正值冬春交替,气温尚未回暖,游客量较少属正常现象,与当前实际客流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该工作人员进一步说明:“自3月底起,周庄古镇将迎来为期5个月的旅游旺季。周末及节假日期间,日均客流量可达2万至3万人次,若景区推出优惠活动,客流量还将进一步增长。”他还表示,即便是工作日,目前日均客流量也稳定在7000至8000人次,并不存在网络传言的“客流稀少”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周庄古镇的客流困境并非孤例,而是古镇旅游行业整体下行趋势的缩影。根据中青旅(600138.SH)2024年发布的年度财报数据,其核心景区乌镇在2024年接待游客量仅为743.38万人次,较2023年的772.07万人次同比减少3.7%,这一降幅虽看似温和,但结合乌镇长期占据华东古镇市场头部的地位,其波动更具行业风向标意义。更令人担忧的是,中青旅旗下另一重要项目古北水镇,2024年游客接待量同比大幅下滑14.78%,仅录得129.84万人次,官方将其归因于“京郊旅游市场分流效应”——随着周边怀柔、密云等地民宿集群的崛起,古北水镇的“长城+水镇”模式正面临激烈竞争。
这一趋势在节假日数据中同样得到印证。某头部旅行社透露,2024年清明假期期间,乌镇、古北水镇的客流量同比分别下降8.3%和11.6%,尽管降幅较春节期间有所收窄,但“淡季更淡、旺季不旺”的特征愈发明显。而张家界旗下的大庸古城则陷入更深的泥潭:据《新京报》实地探访,古城内某餐饮商户坦言,自2020年开业以来,因日均客流量不足千人,其两家门店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部分区域甚至出现“店铺空置率超50%”的萧条景象。
古镇旅游的集体遇冷,实则是多重矛盾激化的结果。根据《2024中国古镇旅游发展报告》的深度剖析,当前全国登记在册的古镇、古城数量已突破2800座,平均每个县级行政区均配备至少一座“仿古”项目。这些项目往往以“明清街巷”“徽派建筑”为模板快速复制,从青砖黛瓦的建筑肌理到奶茶店、汉服馆的业态布局,均呈现出高度同质化特征。报告指出,超80%的古镇存在“千镇一面”问题,游客甚至难以分辨周庄与西塘、乌镇与南浔的差异。
更深层次的危机在于游客忠诚度的崩塌。调查显示,尽管93.4%的受访者曾有过古镇旅游经历,但近两年内仅造访过1-2次的占比高达81%,仅有1.2%的游客表示“每年必去一个古镇”。这种“一次性消费”现象背后,是古镇旅游产品力的严重匮乏:当游客在抖音、小红书上刷到第100条“打卡攻略”时,真实体验的落差感便愈发强烈——商业化过度的酒吧街、千篇一律的臭豆腐摊、缺乏互动性的民俗表演,正在消磨古镇的文化吸引力。
从消费心理看,年轻游客的“古镇祛魅”尤为明显。00后旅行博主“阿城”在社交平台直言:“古镇已经沦为中老年旅行团的专属地标,年轻人更愿意为贵州村超、泉州簪花等‘活态文化’买单。”这种代际更迭的背后,是古镇旅游未能及时回应Z世代“反内卷”“重体验”的核心诉求。当古镇仍在用“门票+小吃街”的旧模式收割流量时,乡村微度假、Citywalk等新兴业态早已完成对目标客群的精准截流。
古镇旅游的“寒冬”既是挑战,亦是倒逼行业革新的契机。若无法突破“仿古外壳”与“门票依赖”的双重桎梏,这场集体遇冷或将演变为更持久的行业洗牌。
周庄100元门票、乌镇150元联票的高企价格,与南浔古镇“大门票免费、内部景点收费”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数据表明,乌镇2024年营收中门票收入占比仍高达80%,而南浔通过“免费引流+二次消费”实现游客量逆势增长。这种反差印证了“门票经济”的悖论:高票价短期可缓解资金压力,长期却将游客推向性价比更高的替代目的地。杭州西湖取消门票后周边商业收入增长12倍的案例,早已证明“放水养鱼”的可持续性。
《2024中国古镇旅游发展报告》揭示的残酷现实是:全国古镇超80%存在建筑风格、商业业态同质化问题。从周庄的“万三蹄”到乌镇的“酱鸭”,从汉服体验店到义乌小商品,游客在古镇间“复制粘贴”的体验中逐渐丧失新鲜感。更致命的是,这种同质化不仅导致游客“一次性消费”,更让古镇失去文化根基——当原住民外迁、非遗失传,古镇沦为空有躯壳的“文化标本”。
年轻游客对古镇的“抛弃”本质是消费需求的代际更迭。当Z世代追求“反内卷”的乡村疗愈、追求“非遗工坊”的深度体验,古镇仍困在“门票+小吃街”的旧模式中。凤凰古城苗服刺绣、景德镇陶溪川陶瓷工坊的成功,证明“可体验的活文化”才是破局关键。而周庄“宠粉计划”中“购票终身免费”的噱头,本质仍是流量思维,未触及业态升级、文化活化等根本问题。
以上即是【古镇游真凉了吗】有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本站。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南方降雨进入核心影响时段 华北东北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社会热点信息
- 中国女游客为捞相机命丧87米海底
- “白敬亭潮牌”又翻车:背后印花被印在了汽车座椅靠背上
- 为什么有的汽车跑高速方向盘那么稳
- 贵州黔西翻船事故致10死 事发时出现14级阵风
- 中国首位!赵心童斯诺克世锦赛夺冠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法学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2025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王牌专业有哪些 最好的专业是什么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发电运行技术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
- 沈阳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
-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邮政快递运营管理专业怎么样 录取
- 吉林财经大学税收学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泰山科技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新疆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
-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
-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怎么样 录取
-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 2025立夏时间是几月几号 立夏分三候
- 2025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工资一般多少 好找工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