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李贺是谁
导读:说起陶渊明,你最先想起他的诗句是哪个呢?应该都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吧。关于陶渊明的诗句很多,故事也不少,那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是怎样的呢?唐朝的李贺也很出名,那么李贺是谁呢?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他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潮流。他的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他的名士风范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深受其影响。陶渊明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上过中学的人都学过他的《桃花源记》,很脍炙人口的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老师们还会给学生讲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不断出仕,又旋即辞官,这一事实就足以证明他对现实的不满和不适应。萧统所写的《陶渊明传》记载:“会郡遣都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陶渊明屡次去职的根本原因,而他的《归去来兮辞》更从生活情调的深处说出了这一点。
“心为形役”是他最大的精神痛苦,他决心要摆脱自身躯体及物质的役使,获得心灵上的自由。他在历经了官场的龌龊和束缚之后,终于迷途知返,把“良辰孤往”“植杖耘耜”“东皋舒啸”“清流赋诗”看成自己的“天命”,因而从心灵的深处释放了政治上的失落感,“乘化归尽”,找到了生命的归宿。
李贺是谁
我们知道,唐朝著名的诗人中,李贺被称为“诗鬼”,那么才华横溢的他怎么跟鬼这个字眼扯上关系呢?李贺(公元790~816年),字长吉,晚唐诗人,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而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其家道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十五六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李贺一生体弱多病,27岁就逝世。今存诗242首。
他的诗作有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的,如《秦王饮酒》《猛虎行》《金铜仙人辞汉歌》;有发愤抒情的,如《开愁歌》《致酒行》《浩歌》等;有写神仙鬼魅的,如《梦天》《天上谣》《古悠悠行》等;有咏物等其他题材的,如《李凭箜篌引》《马诗二十三首》等。
李贺诗的艺术特色是想象力非常丰富奇特,句锻字炼,色彩瑰丽。如“羲和敲日玻璃声”“酒酣喝月使倒行”“银浦流云学水声”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据统计,他的作品中出现过“死”字二十多个,“老”字五十多个。尤其是写神仙鬼魅的作品,常常让人感到幽灵出没,阴森可怖。因此,后人称李贺为“诗鬼”。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李贺是谁”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白芍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土壤质地 按土壤质地土壤分为几种类型?
- 什么是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什么
- 土壤质地的改良方法:改良土壤质地有哪些措施
- 土壤生物包括哪三类?土壤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 复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什么是间混套作?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 花生如何施基肥和种肥 花生如何施菌肥及微肥
- 花生叶斑病的病状 花生叶斑病怎样防治如何预防
- 花生的主要生产管理技术有哪些?
- 如何防治危害马铃薯茎叶的害虫?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