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1、作物组合技术
为了确定适宜的作物组合,首先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确定熟制,然后根据熟制与所处地区热量和水肥条件的矛盾以及对自然条件的适应程度确定作物组合。
例如在华北地区实行一年二熟,当热量资源较紧张时,采用短生长期的谷子与小麦组合就比小麦—玉米稳产;在低洼易涝地块,为适应夏季降水集中的气候特点,采用小麦和喜水多且耐涝的水稻(旱种)或高粱的一年二熟组合就比采用小麦和怕涝的玉米组合既高产又稳产。
2、品种搭配技术
在复种情况下,不能仅考虑一季作物的高产,必须从全年高产、整个复种方式全面增产着眼,使上茬作物和下茬作物的生长季节彼此协调。
华北地区在一年一熟基础上提高复种指数,不论是二年三熟还是一年二熟,从作物组成上基本是增种秋播作物(小麦)和夏播作物。实践证明,选择适期生长的品种比超过季节允许生长范围的品种要增产。
3、避开灾害的作物品种熟期安排
作物的品种熟期安排应有利于避灾保收。如贵州东部、四川东部生育季节长,但伏旱严重,麦稻、油稻一年二熟的水稻品种,以早中熟品种为主,便于避开伏旱的威胁。
在云南东北部,8月低温对水稻等影响较大,应选用生育期短的品种,以避开低温危害。
沿海台风频繁,水稻抽穗开花期倒伏减产40%~50%,乳熟期倒伏减产30%左右,黄熟期倒伏损失10%~20%,因此晚稻应选用矮秆、在抽穗开花期能避开台风的品种。
4、田间管理技术
(1)及时播栽后作物,减少农耗期。试验表明,麦收后复种大豆,7月10
15日播种,平均每迟播1天,大豆减产5kg/hm2。机械化播种是高效的播种方法,一带三麦田播种机免耕条播,播后用开沟机开沟覆盖,效果好、进度快。
(2)及时收获前作。小麦、油菜成熟后要及时收获;玉米蜡熟期可先去掉叶片,让其继续灌浆;在玉米蜡熟期末期,可将玉米连根拔起,立在地边后熟,能争取了10~15天时间。
(3)合理施肥。重视施用底肥,避免后期重施化肥;重视施用磷肥,减少氮肥的施用等对作物生育期都有调控作用。小麦肥料定位试验表明,重施磷肥和不施肥的比只施用氮肥的提早成熟了2~3天。
5、生长发育调控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调控技术在复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棉花生育后期喷施催熟剂乙烯利,可以促进棉铃吐絮,提高棉花产量,并为下季作物(小麦)的提早播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化学调节剂在棉花等作物上的应用,有利于降低植株高度,抑制旺长,塑造理想株型,调整养分分配,促进棉花发育,使之早开花、早成铃、早吐絮,从而达到早成熟、争取农时的效果。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白芍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土壤质地 按土壤质地土壤分为几种类型?
- 什么是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什么
- 土壤质地的改良方法:改良土壤质地有哪些措施
- 土壤生物包括哪三类?土壤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 复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什么是间混套作?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 花生如何施基肥和种肥 花生如何施菌肥及微肥
- 花生叶斑病的病状 花生叶斑病怎样防治如何预防
- 花生的主要生产管理技术有哪些?
- 如何防治危害马铃薯茎叶的害虫?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