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婚嫁习俗之回门 回门的渊源和礼俗
导读:婚嫁制度是周公一直所推崇的,如今全国都在执行的婚姻制度也流传了下来,只是不同朝代会有一些改动。不过,回门制度是没有取消的,那么传统婚嫁习俗之回门具体怎样?回门的渊源和礼俗去哪看呢?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回门
按照中国婚俗习惯,结婚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称为“回门”,古时称之为“归宁”,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
回门的渊源
早在《诗经·周南·葛覃》中就有关于回门的诗句:“害浣害否,归宁父母。”《毛传》曰:“宁,安也,父母在,则有时归宁尔。”即出嫁之女子,若父母健在,婚后某日要回娘家向父母问安。据记载,周代时,诸侯的夫人,如果父母健在,可以归宁;如父母已死,则不可归宁,只能派人向娘家兄弟问安。而卿、大夫之妻,则没有此等限制。宋代回门被称为“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
回门礼俗
回门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新娘家非常重视。回门时间各地时日不同,主要在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不过婚后三日回门较为普遍,所以又称“三朝回门”。一般,新娘家要设宴款待新人,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古代,新娘在回门的当天必须返回婆家,不准在娘家留宿,因万不得已留宿时,新夫妇也不能同宿一室。古代回门还有送礼的习俗。宋代《梦粱录·嫁娶》记载:“三日,女家送冠花、彩缎、鹅蛋,以金银缸儿盛油蜜,顿于盘中……并以茶饼鹅羊果物等合送去婿家,谓之‘送三朝礼’也。其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礼,女亲家广设华筵,款待新婿,名曰‘会郎’。”《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记宋代风俗说:“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有力能趣办,次日即往,谓之‘复面拜门’,不然,三日、七日皆可,赏贺亦如女家之礼。酒散,女家具鼓吹从物,迎婿还家。”
民俗小百科:七夕嫁娶
今日,七夕节被认为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甚至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有的人会选择这天嫁娶,追求浪漫情调。但在传统民俗中,一些地区是忌七月初七嫁娶的。此俗也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相传织女为天帝之孙女,私自下凡与牛郎婚配,后被迫回到天上,织女与牛郎隔着天河只能翘首相望,只有在每年七月初七才能相逢一次,聚少离多对夫妇来说最为忌讳,忌七月七日嫁娶,反映出人们盼望儿女婚后永不分离、幸福美满的良好愿望。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传统婚嫁习俗之回门,回门的渊源和礼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白芍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土壤质地 按土壤质地土壤分为几种类型?
- 什么是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什么
- 土壤质地的改良方法:改良土壤质地有哪些措施
- 土壤生物包括哪三类?土壤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 复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什么是间混套作?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 花生如何施基肥和种肥 花生如何施菌肥及微肥
- 花生叶斑病的病状 花生叶斑病怎样防治如何预防
- 花生的主要生产管理技术有哪些?
- 如何防治危害马铃薯茎叶的害虫?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