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的依饭节 仫佬族依饭节的文化意义
导读:我国是农业古国和农业大国,是世界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农耕历史悠久,农耕文化积淀丰厚。人们的衣食住行、灾乐祸福、生老病死,都与山水田地、阳光雨露、季节物候紧密相连、共存共荣。不少民族节日都与农业有关,其中一个就是仫佬族的依饭节,那么你知道仫佬族依饭节的文化意义是什么吗?不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仫佬族的依饭节
仫佬族依饭节祭拜神灵多达36位,有仫佬族民族神、南方民族共有神、壮族神、道教神和佛教神等。依饭节师公唱经书文字会依据不同的神灵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唱诵梁王、吴王、梁九等使用仫佬族语言,唱诵三界公使用壮话,有时还会使用土拐话(汉族客家方言)等。一种仪式祭祀多个神灵使用多种语言,实不多见,这可能与依饭节的多元起源有关。关于依饭节的传说有很多,有仫佬族先祖“依饭公爷”开基立业、梁王和吴王带领乡民抗击外敌、白马娘娘保一方平安、罗义射狮和罗英驯牛等众多传说,这些传说反映了仫佬族漫长的历史社会进程,从侧面展现了仫佬族先民的智慧和勇气。
依饭节除了办“依饭道场”外,节日期间还要举行坡会,也叫“走坡”,是仫佬族青年男女社交的盛会。坡会大多选择在村寨、乡镇交界的地方举行,如此不同姓氏或血缘的青年男女就有更多的机会相互交流。仫佬族男女老少普遍会唱山歌,“走坡”以男女对歌为主。仫佬族山歌主要有3种:一是“随口答”,即一般的随问随答;二是“古条歌”,用于叙述故事;三是“口风”,分“正口风”和“烂口风”两种——“正口风”内容大多是劝人为善,“烂口风”内容大多是抨击歪风邪气。
仫佬族依饭节的文化意义
依饭节是仫佬族文化习俗的积淀,是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族性、多元性特征。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仫佬族依饭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于2009年、2013年、2017年和2020年成功举办了4届“中国·罗城仫佬族依饭文化节”,文化节期间人们不但可以观看仫佬族民族特色表演和原生态依饭节表演,还可以品尝风味独特的“依饭风味千家宴”,游客与仫佬族民众共享欢乐,共庆丰收,给古老的依饭节增添了新的活力。
依饭节就这样与罗城、与仫佬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共生共长,共存共荣。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仫佬族的依饭节,仫佬族依饭节的文化意义”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白芍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土壤质地 按土壤质地土壤分为几种类型?
- 什么是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什么
- 土壤质地的改良方法:改良土壤质地有哪些措施
- 土壤生物包括哪三类?土壤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 复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什么是间混套作?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 花生如何施基肥和种肥 花生如何施菌肥及微肥
- 花生叶斑病的病状 花生叶斑病怎样防治如何预防
- 花生的主要生产管理技术有哪些?
- 如何防治危害马铃薯茎叶的害虫?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