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的威力有多强 雷电到底有多可怕
导语:雷电的形成过程复杂而奇妙,而且它通常发生在强烈的雷暴天气中,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荷分离导致电位差的产生,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时,空气的绝缘性被打破,电流便会迅速流动,形成可见的闪电,那么雷电的威力有多强?雷电到底有多可怕?下面就去看看具体情况吧!
雷电的威力有多强
雷电
在任何特定时刻,世界上都有1800场雷雨正在发生,每秒大约有100次雷击。在美国,雷电每年会造成大约150人死亡和250人受伤。全世界每年有4000多人惨遭雷击。在雷电发生频率呈现平均水平的平坦地形上,每座约92米高的建筑物平均每年会被击中一次。每座约366米的建筑物,比如广播或者电视塔,每年会被击中20次,每次雷击通常会产生6亿伏的高压。
雷电到底有多可怕
雷电的可怕之处主要体现在其强大的破坏力和高致死率。 闪电的温度可以达到17000到28000摄氏度,甚至比太阳表面温度还要高。闪电的电压高达5亿伏特,电流约为20万安培,能够产生10亿瓦的电力。被雷电击中的人可能会遭受严重的烧伤、心脏停跳等伤害,甚至死亡。此外,雷电对人体的危害还包括皮肤、肌肉以及心血管、神经组织的损伤,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雷电灾害的广泛影响
雷电灾害不仅对人和动物造成伤害,还会导致电力系统、通信系统等电子信息系统故障或失效,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在全球范围内,雷电灾害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印度比哈尔邦在24小时内因雷击导致19人死亡,7人受伤。这些事件表明,雷电灾害具有广泛的破坏力和影响。
雷电
怎么防范雷电灾害
(1) 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2)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 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 减少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
(5) 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 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 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 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 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10) 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外出。
(11) 大量的雷击抢救实践证明,遭受雷击后,有一部分呈死亡状态的人还未真正死亡,即使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也往往是一种暂态现象,通常称为雷击“假死”。辨别的方法是观察受害者的身体是否出现紫兰色斑纹,若未出现,说明还未真正死亡,应迅速就地抢救,通常采取的方法是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法,对雷击导致“假死”人员的抢救,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切不可半途而废。
(12) 据有关专家介绍,出现雷击事故后,最好对被击伤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13) 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
(14) 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15) 特别要小心的是,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下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危险。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白芍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土壤质地 按土壤质地土壤分为几种类型?
- 什么是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什么
- 土壤质地的改良方法:改良土壤质地有哪些措施
- 土壤生物包括哪三类?土壤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 复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什么是间混套作?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 花生如何施基肥和种肥 花生如何施菌肥及微肥
- 花生叶斑病的病状 花生叶斑病怎样防治如何预防
- 花生的主要生产管理技术有哪些?
- 如何防治危害马铃薯茎叶的害虫?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