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火炉城市有哪些 我国的火炉城市是哪里
导语:我国的火炉城市有哪些?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气候的多样性使得不同地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气候特征。其中,火炉城市因其高温酷暑而名声在外,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夏季的临近,了解这些火炉城市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旅行,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下面就一起去看看我国的火炉城市是哪里吧!
我国的火炉城市有哪些
天气酷热
火炉城市是中国对天气酷热的城市的称呼。科学上用出现35℃以上高温日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城市的炎热程度,一年中最高气温超过35℃的日子达20天以上,而且出现过40℃以上的高温天气,人们把这样的城市称为“火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降价、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们购车代步;加上空调的普及,这些都在向大气中排放热气。城市里的人口、高楼、道路密集,混凝土、柏油路使太阳辐射升温快,散热慢,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城市的温度在逐步升高,越来越多的“火炉”涌现出来。重庆、武汉、南京是长江沿线较具知名度的大城市,夏季气温比较炎热,被传称为“三大火炉”。据南京灾难性天气气候研究所专家介绍,科学上用出现35℃以上高温日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城市的炎热程度。
南京、重庆、武汉、南昌等城市每年的高温日的确居于榜前。按照资料统计,四大城市夏季35℃以上高温天气,平均每年19.3天,37℃以上高温天气平均每年4.5天;夜间28℃以上的最低气温,平均每年13.2天,30℃以上的最低气温平均每年1.9天。再加上“满城无风”的闷热,难怪拥有了“火炉”之名。重庆之热源于地形,“渝炉”堪称老山炼丹,是全国有名的盛夏高温区。2011年重庆相比北方高温稍显温柔,6月初的强降雨过程为初夏渝城消去几分暑气,不过重庆人却不为此感到庆幸。
家住重庆永川的韩先生说:“重庆的招牌菜是7~8月份的伏夏天,压轴戏是9月的秋老虎,今年的高温还未开始。”而专家解释山城夏季多雨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排放物(二氧化硫、微小粉尘等)的增加影响到太阳辐射,导致了降水量提升,高温日相对减少。”这样的“人工降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污染的“意外收获”。江城武汉可称“一代炉魁”。
此地江河湖泊众多,水汽大量蒸发,团团热气将整个城市罩住,一方面减慢了地面热量向空中辐射的速度,另一方面使人体表面不易散热,宛如桑拿,汗出如浆,闷热难耐。1934年某日武汉41.3℃的纪录为江城夺得“炉魁”之称。在历史上,重庆、武汉、南京的前三把“火炉”交椅坐得稳当,“第四火炉”归属则一直存在争议,南昌、济南、上海、广州等地都曾榜上有名。
我国的火炉城市是哪里
我国的火炉城市主要包括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这些城市因其极端高温和闷热的气候条件而被誉为火炉城市。具体来说,重庆、福州、杭州、南昌曾被网民称为“新四大火炉”,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则是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综合分析结果,被认定为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城市。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武汉、重庆、南京并称为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这些城市共同体现了中国部分地区在极端高温天气下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高温天气
造成城市高温化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城市高温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城市热岛效应的多个因素。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即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大量的人工发热:城市中的人口密集和大规模的工业、交通活动产生了大量的人工热,包括空调排热、交通排热等,这些人工热无法有效扩散,导致城市温度升高。
建筑物和道路的高蓄热体:城市中的建筑物和道路表面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热,且这些表面具有较高的热容量,使得城市区域的温度升高。
绿地减少:城市下垫面的人工化,如绿地和树木的减少,导致地面的蒸发量减少,蒸腾作用减弱,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热量蓄积。
空气污染:城市空气污染覆盖层,如CO2温室效应,阻碍了热量的自然散发,导致城市温度升高。
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包括建筑的过密导致的自然通风障碍,以及太阳辐射在城市内的多次反射和吸收,增加了热量吸收。
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陆气温升高,城市因此变得更加炎热。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城市温度显著高于周边地区,形成了所谓的城市热岛效应。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白芍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土壤质地 按土壤质地土壤分为几种类型?
- 什么是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什么
- 土壤质地的改良方法:改良土壤质地有哪些措施
- 土壤生物包括哪三类?土壤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 复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什么是间混套作?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 花生如何施基肥和种肥 花生如何施菌肥及微肥
- 花生叶斑病的病状 花生叶斑病怎样防治如何预防
- 花生的主要生产管理技术有哪些?
- 如何防治危害马铃薯茎叶的害虫?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