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 滑坡的分布特点
导语:滑坡的成因复杂多样,通常与地形、地质、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比如,在某些地区,滑坡往往发生在坡度较大的山体上,这些地方的土壤往往因降雨而饱和,导致抗剪强度降低,从而引发滑坡,下面就去看看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滑坡的分布特点吧!
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
滑坡
滑坡的空间分布主要与地质因素和气候等因素有关。通常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
(1)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等。这些地带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通常地震烈度大于7度的地区,坡度大于25度的坡体,在地震中极易发生滑坡;断裂带中的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则非常有利于滑坡的形成。
(3)易滑(坡)的岩、土分布区。如松散覆盖层、黄土、泥岩、页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岩、土的存在,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4)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强降雨地区。在这些地区,异常的降雨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诱发因素。上述地带的叠加区域,就形成了滑坡的密集发育区。如中国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就是这种典型地区,滑坡发生密度极大,危害非常严重。
滑坡
滑坡的分布特点
滑坡的分布特点在中国呈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布模式。
滑坡的分布在中国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地区滑坡稀少,而西部地区滑坡则相对密集。同样,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南部地区滑坡密集,而西北部地区滑坡则较为稀少。这两条线之间的区域是滑坡分布的密集区。这种分布模式反映了中国滑坡的发生与地质、气候、地形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具体到滑坡的多发地区,中国的一些特定地理区域因为其特定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成为了滑坡的高发区。例如,频繁进行工程建设的山地丘陵地区、农村切坡建设地区,以及地震导致灾区山体松动、岩体破碎的地区,在余震或暴雨作用下也容易发生滑坡。此外,强降雨是触发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在暴雨或雨后一段时间,土体被泡软泡透时最容易发生滑坡。
滑坡的危害
1.滑坡对乡村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性灾害。
2.位于城镇的滑坡常常砸埋房屋,伤亡人畜,毁坏田地,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并毁坏各种设施,造成停电、停水、停工,有时甚至毁灭整个城镇。
3.发生在工矿区的滑坡,可摧毁矿山设施,伤亡职工,毁坏厂房,使矿山停工停产,常常造成重大损失。
山体滑坡不仅造成一定范围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会对附近道路交通造成严重威胁。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白芍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土壤质地 按土壤质地土壤分为几种类型?
- 什么是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什么
- 土壤质地的改良方法:改良土壤质地有哪些措施
- 土壤生物包括哪三类?土壤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 复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什么是间混套作?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 花生如何施基肥和种肥 花生如何施菌肥及微肥
- 花生叶斑病的病状 花生叶斑病怎样防治如何预防
- 花生的主要生产管理技术有哪些?
- 如何防治危害马铃薯茎叶的害虫?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