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如何防止遭遇泥石流 野外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险
导语:泥石流通常由大量的泥土、石块和水混合而成,形成一种流动性极强的“流体”,这类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山地或丘陵地区,尤其是坡度较大的地形,泥石流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几十公里,瞬间便能吞噬沿途的树木、建筑,甚至是生命,那么在野外如何防止遭遇泥石流?野外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险?下面就去看看吧!
在野外如何防止遭遇泥石流
泥石流
(1)下雨天在沟谷中放牧或劳动时,不要停留过长时间。
(2)一旦听到连续不断雷鸣般的响声应立即向两侧山坡上转移。
(3)在穿越沟谷时,应先观察,确定安全后方可穿越沟谷。
(4)去野外游玩或劳动前要了解、掌握当地的气象趋势及灾害预报。
野外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险
当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出安全路径进行逃生。绝对不要顺着泥石流的方向逃生,而应向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的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这是因为泥石流流动时,其力量主要集中在沟谷中,而两侧山坡相对安全。同时,不要往地势空旷、树木生长稀疏的地方逃生,而应选择树木生长密集的地带逃生,因为密集的树木可以阻挡泥石流的前进。此外,不要停留在低平的弯道凹侧,也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方。避免上树躲避,因为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能剪断树木卷入泥石流。
在撤离时,不要留恋财物,也不要自作主张,要听从指挥,迅速撤离危险区。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泥石流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泥石流易发区上游区域的居民,如果发现了来临征兆,应第一时间从高危区域撤离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下游区域居民,以便他人及时撤离、避开灾祸。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应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洪水
如何避免山洪泥石流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韶关招聘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又很基础的防范知识。
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起的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泥石流来势凶猛,且经常伴随山体崩塌,对农田和道路、桥梁及其它建筑物破坏极大。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白芍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土壤质地 按土壤质地土壤分为几种类型?
- 什么是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什么
- 土壤质地的改良方法:改良土壤质地有哪些措施
- 土壤生物包括哪三类?土壤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 复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什么是间混套作?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 花生如何施基肥和种肥 花生如何施菌肥及微肥
- 花生叶斑病的病状 花生叶斑病怎样防治如何预防
- 花生的主要生产管理技术有哪些?
- 如何防治危害马铃薯茎叶的害虫?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