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的源地和形成 台风的形成地点
导语:台风的形成离不开一些特定的气候条件。台风通常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形成,尤其是在西北太平洋、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等海域,根据气象学的定义,台风是指风速达到每小时118公里的热带气旋,下面就去看看台风的源地和形成和台风的形成地点吧!
台风的源地和形成
台风
台风源地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广阔的低纬洋面上。西北太平洋热带扰动加强发展为台风的初始位置,在经度和纬度方面都存在着相对集中的地带。在东西方向上,热带扰动发展成台风相对集中在4个海区。它们是南海中北部的海面、菲律宾群岛以东和琉球群岛附近海面、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海面、马绍尔群岛附近海面。
台风的成因,是热带海面受太阳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蒸发成水汽升空,而周围的较冷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终必使整个气流不断扩大而形成“风”。由于海面之广阔,气流循环不断加大直径乃至有数千米。由于地球由西向东高速自转,致使气流柱和地球表面产生磨擦,由于越接近赤道摩擦力越强,这就引导气流柱逆时针旋转,(南半球系顺时针旋转)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快而气流柱跟不上地球自转的速度而形成感觉上的西行,这就形成台风和台风路径。
形成台风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
(2)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
(3)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
(4)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基本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台风
台风的形成地点
台风的形成地点主要在热带洋面。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海洋面上的大气涡旋,通常在夏秋季节形成,并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带来的危害包括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台风的形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较高的海洋温度和充沛的水汽。热带低压发展成为台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纬5度至30度之间的广阔洋面上,特别是台湾省和菲律宾以东、东经160度以西的区域。
此外,台风的形成还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变化有关,通常在5月以前,台风主要在北纬15度以南形成,随后逐渐向北移动,8月达到最北位置,多数位于北纬15度至25度之间,9月后逐渐向南移动,11-12月很少超过北纬18度。在中国气象局的政府门户网站上,也提到了台风形成的四个主要海区:南海中北部海面、菲律宾群岛以东和琉球群岛附近海面、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海面、以及马绍尔群岛附近海面。这些信息表明,台风主要在热带洋面上形成,并且有其特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白芍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土壤质地 按土壤质地土壤分为几种类型?
- 什么是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什么
- 土壤质地的改良方法:改良土壤质地有哪些措施
- 土壤生物包括哪三类?土壤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 复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什么是间混套作?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 花生如何施基肥和种肥 花生如何施菌肥及微肥
- 花生叶斑病的病状 花生叶斑病怎样防治如何预防
- 花生的主要生产管理技术有哪些?
- 如何防治危害马铃薯茎叶的害虫?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