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的分布特点 泥石流的分区特征
导语:泥石流的发生通常与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山区的坡度、地质结构、土壤类型等都会影响泥石流的形成和流动,例如,在坡度较大的地区,重力作用使得土壤和岩石更容易滑落,形成泥石流,下面就一起去看看泥石流的分布特点和泥石流的分区特征吧!
泥石流的分布特点
泥石流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明显受地形、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特别是在地形条件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1)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两个带上。一是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与盆地之间的接触带;另一个是上述的高原、盆地与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
(2)在上述两个带中,泥石流又集中分布在一些大断裂、深大断裂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这是我国泥石流的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
(3)在各大型构造带中,具有高频率的泥石流,又往往集中在板岩、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泥岩、页岩、泥灰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
(4)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的显着特征密切相关。即高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大、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云南、四川、甘肃、西藏等。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泥石流
泥石流的分区特征
形成区位于泥石流沟头至上游地段,是固体物质的供给地,也是汇水区。这个区域的地貌特征表现为沟谷陡峭,沟槽顺直,横剖面呈深而宽的槽形,平面呈环形或圈椅状。形成区的沟谷侵蚀速度快,是泥石流发生的主要源头。
流通区呈峡谷状态,作为形成区的咽喉,单沟泥石流平面上与形成区呈瓶颈状。这个区域的地貌特征表现为,若岩性均一,则沟床顺直,沟壁陡而光滑,常常保留泥石流磨蚀撞击的划痕;若岩性不均一,则沟谷可宽可窄,多岩坎,窄口处留有少量泥石流堆积物。
堆积区位于下游山麓平原和大河谷底,形成各种泥石流堆积地貌。黏性泥石流常常形成舌状堆积体,由许多平行于主流向的条带状垄岗组成,两侧和前缘坡度较陡。堆积物大小混杂,分选、磨圆极差。稀性泥石流堆积物常呈扇状,少见垄岗现象,扇面平整,倾斜度较小,大石块较少。稀性泥石流在堆积区有一定的冲刷力,沟槽不固定,堆积物有一定的分选性。
这些分区特征共同构成了泥石流的完整流域系统,其中每个区域的功能和形态特征对于理解和预测泥石流的行为至关重要。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白芍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土壤质地 按土壤质地土壤分为几种类型?
- 什么是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什么
- 土壤质地的改良方法:改良土壤质地有哪些措施
- 土壤生物包括哪三类?土壤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 复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什么是间混套作?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 花生如何施基肥和种肥 花生如何施菌肥及微肥
- 花生叶斑病的病状 花生叶斑病怎样防治如何预防
- 花生的主要生产管理技术有哪些?
- 如何防治危害马铃薯茎叶的害虫?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