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的地区分布有哪些 雾一般出现在什么时间
导语:雾的地区分布有哪些?雾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气象条件,通常是在温暖湿润的空气遇到冷空气时,水蒸气凝结成微小水滴,形成悬浮在空气中的雾。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特征,全球各地的雾的分布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特征,比如,温带地区的雾常常出现在秋冬季节,而热带地区则多见于雨季,下面就一起去看看雾一般出现在什么时间吧!
雾的地区分布有哪些
大雾天气
雾的地域性很强,全国分布并不规律,但总的来讲,我国南部和东部多、西部和北部少。东、南大部分地区每年平均有雾日10~15天以上;而西、北大部地区只有3天左右,仅若干高山区可超过10~25天。全国全年平均有雾25天以上的较多雾地区,东北有大兴安岭、长白山脉、千山山脉等山区,西北有新疆天山、陕西秦岭山区等,南方有江浙沿海、闽西北山区、四川盆地、湘鄂黔三省交界山区及滇西南和藏东南地区等。
年平均50天以上的多雾区,北方仅限于辽宁沿海地区。闽西北和滇西南地区还是我国年雾日100天以上的特多雾区。有“雾都”之称的重庆,沙坪坝气象站年平均雾日只有69.3天,比西双版纳、闽西北地区要少得多。我国雾日最多的地方是四川省峨眉山气象站,海拔3047米,1961~1990年间的年平均雾日高达318.5天,终年云雾缭绕,为全国雾日之冠。
雾一般出现在什么时间
雾一般出现在半夜到清晨,清晨以后渐渐消失。 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面辐射冷却,使得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进而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雾。
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
冷却:地面辐射冷却使得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进而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
加湿: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使得露点升高至气温,从而形成雾。
辐射雾: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形成。
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空气中的水蒸汽逐渐受冷液化而形成的雾。
雾霾
如何缓解雾霾天气
2014年1月4日,国家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另外一方面个人应该做好防护,环节雾霾对人体的伤害,雾霾天外出时应该戴口罩,医用口罩对0.3微米的颗粒能挡住95%。但是应该注意:选择口罩要买正规合格的,同时要戴一下,买与自己脸型大小匹配的型号,要最大程度地贴紧皮肤,让污染颗粒不能进入。口罩不能洗,取下后,要等里面干燥后再对折收起来,以免呼吸的潮气让口罩滋生细菌。
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因为其为专业抗病毒气溶胶口罩,密闭性好,戴上后容易呼吸困难,缺氧而感到头昏。在家里面尽量不要开窗;确实需要开窗透气的话,开窗时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不让风直接吹进来,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家中以空调取暖的居民,尤其要注意开窗透气,确保室内氧气充足。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白芍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土壤质地 按土壤质地土壤分为几种类型?
- 什么是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什么
- 土壤质地的改良方法:改良土壤质地有哪些措施
- 土壤生物包括哪三类?土壤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 复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什么是间混套作?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 花生如何施基肥和种肥 花生如何施菌肥及微肥
- 花生叶斑病的病状 花生叶斑病怎样防治如何预防
- 花生的主要生产管理技术有哪些?
- 如何防治危害马铃薯茎叶的害虫?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