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潮的预防措施 风暴潮怎么防范
导语:风暴潮作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常常伴随着强烈的风暴天气而来,给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的威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风暴潮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在不断上升,因此,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就一起去看看风暴潮的预防措施和风暴潮怎么防范!
风暴潮的预防措施
风暴潮
风暴潮的成因主要是大风引起的增水和天文大潮高潮的叠加结果。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在天气预报和潮汐预报的基础上,开始了风暴潮的预报研究工作。受风暴潮影响比较严重的国家也相继成立了预报机构,较早成立的是荷兰风暴潮警报机构(1931年),其后英国于1953年成立了风暴潮警报局。
美国是世界上多风暴潮的国家,自1936年以来,美国国会曾三次通过有关法案,责成有关部门开展风暴潮的研究与预报工作,并由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发布预报,沿海各州的气象机构也参与邻近海域的风暴潮预报工作,其中以夏威夷和阿拉斯加两个州的预报海域范围为最广。美、英等一些国家,正以高科技装备实现了预警系统的自动化、现代化,对风暴潮的监测、监视、通讯、预警、服务等基本做到实时、高速。
美国不仅由所属海洋站的船只、浮标、卫星等自动化仪器实现对风暴潮的自动监测,还通过世界卫星通讯系统定时进行传输,有效地提高了时效,整个预警过程的时间间隔不超过3小时。此外,美国在现行联邦体制下,将处理自然灾害的主要职责放在州政府一级上,为此州政府运用税收和增加公益金等手段广泛收集资金,以从事广泛的灾害管理和应急自救等活动。近几年美国有些州遭到几次大飓风暴潮灾的侵袭,州政府及有关部门都能掌握风暴潮的动向,在短时间内组织数十万人有序转移,大大减轻了灾害的损失,有效地实施灾后工作。
我国风暴潮预报业务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国家海洋水文气象预报总台(现为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于1974年正式向全国发布风暴潮预报。发布预报的方式从最初的电报、电话,发展到后来的电视广播、传真电报和电话等传媒手段,经长期统计其平均时效为12.4小时,高潮位预报误差为25.5厘米,高潮时平均误差为19.8分钟。
随后国家海洋局所属三个分局预报区台、海南省海洋局预报区台以及部分海洋站、水利部所属的沿海部分省市水文总站和水文、海军气象台等单位也相继开展了所辖省、地区和当地的风暴潮预报,至此一个全国性的预报网络已基本建成。目前我国在沿海已建立了由280多个海洋站、验潮站组成的监测网络,配备比较先进的仪器和计算机设备,利用电话、无线电、电视和基层广播网等传媒手段,进行灾害信息的传输。风暴潮预报业务系统比较好地发布了特大风暴潮预报和警报,同时沿海省市有关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也积极加强防范并制订了一些有效的对策,如一些低洼港口和城市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历来风暴潮侵袭资料,重新确定了警戒水位。
风暴潮
风暴潮怎么防范
提前准备:在台风来临前,应准备好手电筒、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品等应急物资,确保能够独立生活数天。
加固房屋:检查并加固房屋,修复屋顶、窗户、门等易受风害的部位,确保家园的安全。
关注预警:时刻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预警,掌握台风动向,及时了解最新的预警信息。
避免外出:台风来临时,避免外出,确保人身安全。如果必须外出,选择最安全的路线,并提前查看交通情况。
固定物品:居住在海边或河边的人要格外警惕风暴潮和洪水,了解当地的风险,提前撤离至安全地点,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无阻,清理堵塞物和落叶。
避免涉水:遇到风暴潮或洪水威胁时,避免涉水,保证人身安全。
清理排水: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以防积水。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白芍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土壤质地 按土壤质地土壤分为几种类型?
- 什么是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什么
- 土壤质地的改良方法:改良土壤质地有哪些措施
- 土壤生物包括哪三类?土壤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 复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什么是间混套作?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 花生如何施基肥和种肥 花生如何施菌肥及微肥
- 花生叶斑病的病状 花生叶斑病怎样防治如何预防
- 花生的主要生产管理技术有哪些?
- 如何防治危害马铃薯茎叶的害虫?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