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怎么形成的
导语: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的定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由水、泥土、石块混合而成的流动性物质,通常情况下,泥石流的流动速度极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吞噬周边的一切,造成巨大的破坏力,接下来就去看看泥石流是怎么形成的吧!
什么是泥石流
山区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等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与一般洪水不同,泥石流含有足够数量的泥土、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具有暴发突然、能量巨大、历时短暂、高速流动、来势凶猛、破坏力强的特征。暴发时通常山谷雷鸣、地面震动,黏稠的流体或依陡峻的山势,或沿峡谷深涧,前阻后拥,冲出山口,往往顷刻之间造成巨大的灾难。
泥石流是怎么形成的
??泥石流的形成一般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地形地貌条件?:泥石流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汇水面积的沟谷,上游形成区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够迅猛下泻;下游堆积区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碎屑物有堆积场所。
?松散物质来源条件?:地表岩层破碎,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岩层结构疏松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质来源;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采矿、采石形成的尾矿、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重要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的动力来源。水来自暴雨、冰雪融水和溃决水体等。长时间的连续降雨及库坝溃决等也是泥石流水源的主要来源。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
泥石流种类分类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泥石流按其物质成分可分成三类:
1、由大量黏性土和粒径不等的沙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
2、以黏性土为主,含少量沙粒、石块,黏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
3、由水和大小不等的沙粒、石块组成的谓之水石流。
泥石流按其物质状态可分为两类:
一是黏性泥石流,即含大量黏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黏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短,破坏力大。
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黏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的表面形态类似于“石海”。
其他分类
以上分类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分类。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泥石流的成因分为冰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沟的形态分为沟谷型泥石流、山坡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分为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按泥石流发展阶段分为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等等。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白芍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土壤质地 按土壤质地土壤分为几种类型?
- 什么是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什么
- 土壤质地的改良方法:改良土壤质地有哪些措施
- 土壤生物包括哪三类?土壤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 复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什么是间混套作?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 花生如何施基肥和种肥 花生如何施菌肥及微肥
- 花生叶斑病的病状 花生叶斑病怎样防治如何预防
- 花生的主要生产管理技术有哪些?
- 如何防治危害马铃薯茎叶的害虫?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