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泥石流的因素有哪些 引起泥石流的主要原因
导语:引发泥石流的因素有哪些?泥石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植被以及人类活动等。首先,地形是影响泥石流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陡峭的山坡上,重力的影响使得土壤和岩石更易于滑动;而当雨水集中在某一狭窄的山谷时,更容易形成泥石流,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引起泥石流的主要原因吧!
引发泥石流的因素有哪些
暴雨
泥石流的引发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暴雨
暴雨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启动泥石流:1.沟谷两岸坡面土层在暴雨的渗透浸润下,土体变得松散,逐渐失稳,沿斜坡下滑并与水体混合,侵蚀下切而形成悬挂于陡坡上的坡面泥石流。2.暴雨形成的洪水冲蚀沟谷中上游沟床物质,随冲蚀强度加大,沟内经过雨水渗透冲刷的岩土体物质松动、失稳,被洪水携带,与水流搅拌裹挟而下形成泥石流。
弃土弃渣
大量工程建设产生的弃土弃渣补充增加了泥石流沟流域内松散固体物质,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物质来源,容易引发泥石流。
滥伐乱垦
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与稳固坡面土体的作用,并且能减轻降水对地表的冲刷作用。滥伐乱垦尤其是山区植被遭到破坏,遇到降水,直接降落到地表上,失去了植被的缓冲作用,水流快速下渗,软化土体后快速冲刷侵蚀,加重水土流失,引发泥石流。
次生灾害
地震造成山体松散,产生大量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松散的山体更容易雨水下渗,降低其强度,在暴雨的影响下失稳形成松散物质,为泥石流提供物质来源。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土体坍塌等次生灾害为泥石流提供了大量松散固体物质来源,在暴雨情况下极易引发泥石流。
地形
引起泥石流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
地形地貌:陡峻的地形和便于集水、集物的地貌是泥石流形成的重要条件。沟谷的长度较大、汇水面积大、纵向坡度较陡等可为泥石流流通提供条件。
地质环境:岩石的风化、土壤层的增厚和松动是引发泥石流灾害的自然原因。松散的土壤层在降雨或冰雪融化时容易形成泥石流。
水文气象条件:短时间内大量的水源是泥石流形成的关键。暴雨、冰雪融化水等可以为泥石流提供水动力条件。
人为原因
不合理开挖:修建公路、水渠、铁路等建筑活动破坏了山坡表面,降低了山坡的稳定性,容易引发泥石流。
滥伐乱垦:滥伐树木和乱垦土地导致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地疏松,冲沟发育,加重水土流失,容易引发泥石流。
次生灾害:地震会造成山体松动、岩石破碎,经过暴雨或山洪稀释山体后发生的洪流,也会诱发泥石流。
如何判断泥石流危险?
1、松散土石丰富
沟道两侧山体破碎、滑坡和崩塌频繁、水土流失和坡面侵蚀作用强烈、沟道内松散固体物质积存量大的沟谷,是特别容易发生泥石流的沟谷。进入沟道的松散固体物质越丰富,泥石流发生的频率通常也越高。
2、地形地貌便于集水、集物
易发生泥石流的沟谷大多具有以下地形特征:沟谷上游三面环山、山坡陡峭,平面形态呈漏斗状、勺状、树叶状;沟谷中游山谷狭窄,沟道纵坡降较大,束流特征明显;下游沟口地势开阔,有利于固体物质停积。
3、沟内能迅速汇集大量水源
流水是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局地暴雨多发区的沟谷、有溃坝危险的水库或塘坝的下游沟谷、季节性冰雪大量消融区的沟谷,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流水,在沟道中汇集成湍急水流,易诱发泥石流。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白芍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土壤质地 按土壤质地土壤分为几种类型?
- 什么是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什么
- 土壤质地的改良方法:改良土壤质地有哪些措施
- 土壤生物包括哪三类?土壤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 复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什么是间混套作?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 花生如何施基肥和种肥 花生如何施菌肥及微肥
- 花生叶斑病的病状 花生叶斑病怎样防治如何预防
- 花生的主要生产管理技术有哪些?
- 如何防治危害马铃薯茎叶的害虫?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