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什么
导语:什么是地面塌陷?地面塌陷,顾名思义,是指地表的土壤或岩石层突然下沉或坍塌,导致地面出现凹陷或裂缝,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地下空洞的形成,或者是地面负荷过重、土壤饱和等原因引起的,根据地质学的研究,地面塌陷的发生与地区的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人为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地面塌陷是指什么吧!
什么是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突然向下陷落,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现象或者过程,也常有地面下沉、地面开裂现象。采矿诱发地面塌陷、地裂缝是甘肃最突出、最严重的矿山地质灾害之一,它具有分布范围广、致灾对象多、突发性强等特点,对地表植被、土壤、地层结构和地面构筑物等造成严重破坏,往往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制约地方经济建设和矿山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甘肃省地面塌陷灾害主要发生在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煤矿区,如煤炭资源丰富的窑街矿区、阿干矿区、崇信新赤矿区、靖远矿区、华亭矿区等。目前,全省已形成地面塌陷、地裂缝共有105处,伤亡19人,塌陷面积76.93m²,占省国土资源面积的0.17%o,其中煤矿采空塌陷占总塌陷面积的91%。
截至目前,地面塌陷已损毁房屋61150间,破坏土地面积7693.7m²,造成65个企事业单位、212个村庄逼迫搬迁,累计直接经济损失达9628.5万元。从地面塌陷以及伴生的地裂缝发育情况看,我省平凉市、兰州市及白银市最为严重。
地面塌陷是指什么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这种现象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地震、降雨、地下采矿及大量抽排地下水等。
地面塌陷可以进一步分为不同类型的塌陷,包括岩溶塌陷和非岩溶性塌陷。岩溶塌陷主要是由于可溶岩中存在的岩溶洞隙而产生的,通常规模较小且发展缓慢;非岩溶性塌陷则涉及更多种类的地质条件和人为活动。
地面塌陷不仅是一种地质现象,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在人类活动密集的地区。它可能引发房屋损坏、道路破裂、甚至人员伤亡。因此,对于地面塌陷的监测和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以减少其带来的破坏和影响。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的分布
1、岩溶塌陷
中国岩溶塌陷分布广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发育。截至2003年,己见于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肃、宁夏、新疆以外的24个省市区,但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区。另外,华南岩溶塌陷多而强,华北相对少且弱一些。全国岩溶塌陷总数为2841处,塌陷坑有33192个,塌陷面积为332.28km。
2、采空塌陷
黑龙江、山西、安徽、江苏、山东等省是采空塌陷的严重发育区。但几乎在全国的采煤、采矿区均有出现,尤其是个体采矿业比较发达、而法律制度不健全且执行不力的地区更容易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20个省区内,共发生采空塌陷180处以上,塌坑超过1595个,塌陷面积大于1150km。
3、黄土湿陷
主要见于河北、青海、陕西、甘肃、宁夏、河南、山西、黑龙江等8个黄土分布省区,塌陷面积仅河南省就达4.53km。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生活百科信息
- 白芍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作用是什么?
- 什么是土壤质地 按土壤质地土壤分为几种类型?
- 什么是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什么
- 土壤质地的改良方法:改良土壤质地有哪些措施
- 土壤生物包括哪三类?土壤生物的种类及作用
- 复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什么是间混套作?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 为什么说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 花生如何施基肥和种肥 花生如何施菌肥及微肥
- 花生叶斑病的病状 花生叶斑病怎样防治如何预防
- 花生的主要生产管理技术有哪些?
- 如何防治危害马铃薯茎叶的害虫?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
-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如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